第(2/3)页 反正是挺可惜的! 拍摄到十一点半,收工后江野拍了拍手:“各位辛苦!我在隔壁福照楼订了两桌,大家收拾完器材直接过去。” 正在拆三脚架的蘑菇头猛地抬头:“江导,有汽锅鸡不?” “管够。” 江野笑着掏出烟分给工作人员,“再加宣威火腿、凉米线、玫瑰糖水...” “哇!”球球蹦跳着凑过来,“江导比我们陈导大方多啦!上次庆功请我们吃的是过桥米线……” “还只加了一个帽!”腿腿默契接梗,众人哄笑。 陈祥无奈摇头,却见江野已经自然地帮场务扛起器材箱,边走边和妹大爷讨论云南小调在喜剧节奏中的应用。 简单吃过中饭,江野也要告辞了。 他起身结账,临走时特意打包了三分玫瑰糖水,“给留守的场务兄弟。” …… “你觉得江野这人怎么样?” 陈祥夹了块鸡肉,目光还停留在窗外。 江野临走时塞给他的那份《短视频IP孵化企划书》正静静躺在桌上。 闰土推了推眼镜,镜片反射着正午的阳光:“北电导演系的学生我见过不少,但像他这样……” 他斟酌了下用词,“既懂商业又懂创作的,确实少见。” 陈祥想起上午拍摄时,江野随口提的几个分镜建议。 用电动车当移动轨道的俯拍镜头、把公鸡追人的戏份做成第一视角...... 每个点子都精准戳中短视频的爆点。 “最可怕的是这个。” 闰土翻开企划书某一页,指着上面的数据模型,“他连我们未来六个月的流量增长曲线都预测好了,连可能出现的创作瓶颈期都标了出来。” 两人沉默地扒了几口饭。 隔壁桌,腿腿正和球球抢最后一块黑糖糍粑,笑声清脆得像风铃。 “其实......”陈祥突然压低声音,“他说的没错。我们现在最缺的不是钱,是资源。” 他指了指天花板,“北电的技术支持,光现的发行渠道,这些才是关键。” 闰土夹起一片火腿:“所以?” “所以,”陈祥举起茶杯,“下周燕京那个研讨会,我去。” …… 山城,某小区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