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况且,现如今的这种军屯制度,他有点不喜。 半兵半农,导致底层士卒的军事素养太差,与他印象中的合格士兵,差了太远。 若非在短时间内,国家财政还不怎么充裕,说实在的,王迪已经准备将三大营所有达到要求的士卒,改为彻底脱产,专心于军事训练的职业军人。 当然了,军屯,暂时还不能撤。即便他想撤,目前也撤不了。 毕竟在军户不取消的前提下,军屯也没法彻底取消。 往后嘛,先从北方边境各个重镇和京师之地一点点改变。 先让老弱病残的军户,彻底专心于军屯耕作一事。年富力强的,还是按照老样子勤加操练。 而后,从中择优挑选充入新军,慢慢适应如何做一名职业军人。 “皇上深谋远虑,是老臣考虑不周。不过这五万精兵,皇上…是打算从哪几营择优挑选出来?” 重新端坐好的三杨阁老,注意到皇帝确实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神色以后,心中俱是松了一口气。 松口气的同时,他们心中又是浮现出一阵骇然之意。 要知道,这种天威莫测的情况,对于他们三位而言,已有许久时间都不曾遇到过了。 以前…应该说两个月前的皇帝,还是个孩子脾气,顶多是让他们谨慎一些,并不会让他们心中产生多少畏惧之意。 至于孙太后嘛,虽说她的执政能力很强,但她终归是个妇人,也是个晚辈,等闲时候,是不会斥责或怪罪于他们三位的。 更早的仁宣二帝,那也是较为仁善的皇帝,再加上他们三位都有从龙拥护之功,那么多年下来,与这两位皇帝,都是有商有量,和和气气。 类似于今天这种天威莫测的局面,如此回想起来,那还是在永乐大帝掌权期间才有的事情。 思虑至此,这三位阁老,也不知是因为自己老了太多,导致自身精神头太差,顶不住年轻皇帝日益渐盛的龙威…… 还是因为觉察到皇帝睿智明亮的眼神,自觉心中有愧,一个个俱是颌首低眉,不敢再直视年轻皇帝。 “从三大营各抽调一万,剩余两万嘛,从山东备倭兵当中择优挑选。” “挑选出来的这些新军,上没上过战场、杀没杀过人都不打紧,但必须得按照朕列出来的这几项要求进行挑选。” “年龄定在十五以上,二十五以下;三大营的,以善骑射摆弄火器优先;山东备倭兵,需挑选水性好的,懂得摆弄火器的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