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是以,这种有目共睹的事例摆在眼前,谁人能不羡慕? 羡慕之际,尚膳局的女官们,已经拎着漆木雕花食盒来到文武百官面前。 红糖姜汤,营养丰富,释放热量快,益脾胃,散风寒。 再搭配着尚膳局精心赶制的糕点,一伙臣子们,在奉天殿内吃得那叫一个舒坦啊。 舒坦归舒坦,不过本着食不语的原则,再加上锦衣卫还在殿内盯守执勤,除了几个不懂事的武勋以外,倒也没有不开眼的蠢货随意在此交谈。 吃饱喝足,也到了走人的时候了。 顶风冒雨步行出了东、西长安门以后,无需过多言语,三三两两的臣子们,要么是就近找个店铺避避雨聊聊天,要么就是凑到一辆马车上搭伴回家。 当然了,还有像于谦这种不合群又没马车的苦逼。 在拒绝几人的热忱邀请以后,他紧了紧身上的雨具,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内心,在旁人复杂的注视下,大步奔着家的位置而去。 朝议过后,臣子们有何反应,对于混过底层的王迪而言,他基本也能猜出来。 毕竟,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嘛。 满满皆是机遇的新政,但凡有点脑子且比较识趣的,此时此刻,这些人定是在琢磨着,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,从中为己谋上最大一份利。 对此,王迪一点都不意外,也不怎么在意。 甚至是说,他反倒希望臣子们,能动动他们的歪脑筋或是花花肠子,看看如何能以投机取消的方式,在新政当中谋取一份利,也算替他找找新政当中的弊端或是bug。 毕竟,曾经的王迪,也只是个普通人。 他没有一丁点的信心,可以弄出十全十美的治国之策。 况且,人心不足蛇吞象! 在王迪眼中,这世上压根也不存在可以照顾到所有人的完美无瑕之国策。 以超越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眼光,给大明朝的未来,画出个通往光明大道的方向,这就算很不错了。 是以,在王迪看来,只要能让新政给予大明帝国的有序发展速度,远远超出无序的负面混乱…… 这事,便算搞定了。 至于在变法改革期间会出现什么妻离子散劳苦伤悲的个体事件,他没有半点去探究的兴趣。 现如今,又不是后世动不动就讲人权的时代。 依王迪之见,只要朝廷定下的大方向无误,那么…在政策执行期间,些许个体或是某个群体阶层利益受损或是关乎到了自身性命,这都不叫什么大事。 兵权在握,再加上拿钱施以恩惠,除了蠢货及别有用心之辈以外,应该不会有人想要反抗朝廷或是他的旨意。 思虑间,金碧辉煌的乾清宫,已近在眼前。 美好的一日,这才刚刚开始…… 82中文网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