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众臣纷纷各抒己见,孙乾认真听着,时不时插几句。 商议一番后,孙乾决定让高岩和匈奴大使聊一聊,看看能不能摸到一些消息。 众臣离开之后,孙乾首先给李天章批复折子。 除了兵马补充外,还有新一轮的粮草调动。 到了晚间,李天章再度八百加急传来消息,匈奴已到达七子河,在对岸驻兵。 不过匈奴兵在戎狄疆土上一路南下,直接昼夜不停的打通了关卡,现在全军疲乏不堪,应该暂时没有继续南下的意思。 孙乾将一帮重臣重新召回勤政殿中,在烛光的映照下,臣子们低声商议着此事。 没过多久,匈奴的使者番六息也到了勤政殿中。 他比以前更加自傲了,在戎狄战事上,匈奴吃去了一半的疆土,剩下的是突厥和大庆平分。 孙乾端坐在殿前,面色沉沉的看着番六息进殿。 番六息神色一敛,想起乾帝今不同往昔,还是收敛一些为妥。 待他行礼后,孙乾问道: “你们止步于七子河,可还有南下的打算?” 他说得施施然,一副沉稳无惧的模样。番六息心中暗暗揣测,大庆经过这个月,神器一类的东西,只怕越来越多了。 不止身体,他们公考的火铳一类东西,现在不知琢磨的怎么样了。 这种东西早就传回了匈奴,但琢磨的进展十分缓慢。 毕竟这玩意没有前人的任何理论基础,要琢磨明白,不是一时半会的事。 匈奴可汗最近有些着急,唯恐大庆又发出一堆古怪的玩意,对匈奴又多一道威胁。 番六息接到密信,要重点探索下大庆的火器秘密。 番六息颇为无奈,这算什么秘密,各国都知道大庆有火器! 可现在连大庆的百姓都知道,火器是大庆的立国之本,看到他们这种异域风情,都不会与之交流。 其实番六息认为,这种全国一心的凝聚力,比火器更可怕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