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顾某侥幸罢了。” “蒙孙老等前辈抬爱,实不敢当‘双绝’之誉。” 孙承业一拍大腿。 “你看,都说我亲眼所见了,还都不相信我。” 他嗓门又提起来。 “顾兄之才,我等有目共睹!那诗书双绝,名至实归!” “你们是没瞧见孙老大人当时的表情!啧啧,那叫一个……” 他手舞足蹈地试图模仿。 顾铭无奈摇头: “孙兄,言过了。” 他拿起桌上书卷。 “院试在即,诸位还是多温习功课要紧。” 一提起院试,众人高涨的热情才稍退。 “顾兄说得是。” “对对,院试要紧。” 围拢的人群渐渐散开,各自归座。 不过依然有不少人在窃窃私语,目光不时瞟向顾铭。 有钦佩。 有羡慕。 也有一丝难掩的嫉妒。 顾铭恍若未觉,端坐案前。 展开《经义策论辑要》。 外界喧嚣如潮水退去,只余书页翻动的轻响。 讲席夫子步入,课室彻底安静。 “今日讲《孟子·告子下》。” 苍老的声音响起。 顾铭提笔蘸墨,在纸笺边记下要点。 笔尖划过,沙沙声细密。 不知不觉中,日影悄然移动。 暮色已然四合,散学的钟声响了起来。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。 顾铭白天埋首经卷,提笔疾书,策论文章渐趋圆融。 恍如回到前世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三。 争分夺秒,不敢懈怠。 夜晚则是在柒舍里和秦明月秉烛对弈,提升棋道,睡前再更新一下话本。 休沐日也没有往日的清闲。 除了和阿音继续学习琴道以外,其他所有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。 即便他有过目不忘的天赋,但策和赋可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学问。 不过忙归忙,这半个月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。 初二,在随堂小测上写得一篇时策被刘旬当众表扬并诵读。 初四,在书法课上的行书被拓印了几份,发向各个班级作为典范临摹。 初五,在与甲三班的论律讲会上作为一辩出场,带领甲二班完胜甲三班。 初七,在棋院课后的手谈中,在第一百九十四手的劫争中凭借“打三还一”的妙手锁定半目胜局,第一次胜过萧衍。 初九...... ...... 半月后,柒舍。 舍内灯火依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