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个个被提前抹去。 …… 当陕西的奏报被送进东暖阁,崇祯静静地展开那份名单。 上首四人: 王嘉胤、张献忠、李鸿基(李自成)、高迎祥。 他深吸一口气,缓缓吐出。 “好。” 明朝这辆冲向深渊的马车,被他生生拽住了缰绳。 正是这些人,让大明坠入血火与反叛的深渊。 如今,他们一个不剩。 他很清楚,这只是开始。 陕西的旱灾才刚刚露头。 从明年开始,连旱六年。 崇祯七年稍缓,崇祯十年再旱,一直延续到崇祯十六年。 人祸已除,天灾未止。 所幸,他手中已有足够的筹码。 八大晋商、天下藩王,全数抄没。 锦衣卫与东厂的探子在各地盘点抄家。 五城兵马司李若琏忙得脚不沾地。 崇祯合起奏报,神情冷峻而平静。 心中默算着数目。 八大晋商加天下藩王的财产,不低于一亿两白银。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。 但由此也能看出,大明从不是真的没钱。 不过,最重要的从来都不是银子,而是土地。 只有土地回到百姓手里,大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产出。 有粮,便有税。 有税,便能养兵。 百姓能吃饱、有田种,就不会举旗造反。 他做到了天启想做却没做到的事。 他覆灭了勋贵,铲除了朱元璋、朱棣当年分封下的藩王, 剥夺了宗室的特权与财富。 又一手抄灭了盘踞山西数代、吸食大明血肉的八大晋商。 登基不过数月,死于他手者已逾数十万。 锦衣卫密报: “民间暗传陛下嗜杀成性。” 崇祯听罢,只冷冷一笑。 不杀,如何掌控朝堂? 不杀,如何整顿二十一卫、京营? 不杀,朱纯臣那群蛀虫便会继续啃噬国本。 八大晋商还会替建奴榨血。 那群被金银喂饱的官员,还会用无数琐碎奏章耗尽他的心力。 若不杀,那些藩王终将一步步将大明拖入深渊。 只有杀,才能聚敛被他们盗走的财富。 应对即将到来的灾荒。 若不杀,百姓将饿殍遍野。 若不杀,建奴便会趁乱入关,中原再无汉土。 从穿越而来的那一刻起,他便已决定。 若能改写历史,做个暴君又何妨? 正思及此,王承恩禀报。 “新任户部尚书毕自严求见。” 崇祯一听这名字,眉头便皱成一团。 这老东西有点贱。 不,不是贱。 是很贱,很贱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