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柳毅凡看看周围这些纨绔说道:“问题是即便参加科举,咱这样的谁敢说必中?” 刘成笑了:“科举咋也比服兵役好做手脚,三少你赶紧给你爹写信,让他协调州县,今年童试可谓百舸争流,尤其你还有崔家压着……” 刘成的话更让柳毅凡肯定,崔氏一定会在科举上做手脚。 若将自己赶出侯府,再断了钱粮,她无法跟司南伯交代,可在科举上动手脚,让自己科举落第抽丁,司南伯也无可奈何,只会怪自己不争气进学。 只要自己从军,基本上就跟世袭爵位无缘了。 真他娘的黑。 下学刘成他们邀请柳毅凡去喝花酒,柳毅凡借口不放心姨娘婉拒,回到家把情况跟红姨一说,红姨脸上立刻露出了担忧之色。 “我就说她咋忽然转了性子,原来是要断你科举之路,凡儿莫怕,我这就给老爷写信,定不会让大房得逞。” 柳毅凡苦笑了一下:“红姨你别写信了,其实上房说的没错,这次我折了南越使团脸面,南越定会把帐算我爹头上,怕是镇南关很快就起战事,莫要为了我的事让爹分心了,我自己想办法。” 红姨依旧愁容满面,可却没再提写信之事。 第二天柳毅凡早早去进学,重点听经史,果然南诏对四书五经的阐述,跟现在的解释略有差异,他将重点论述都记在本子上。 在书院吃过午饭,他赶紧回了聚宝轩,刚进门就听见楼上传来一阵古琴声。 柳毅凡心里一动,忙迈步上楼,果然看见三爷坐在书房抚琴。 “昨日你去找了李兆麟李大人?” 一看柳毅凡进来,三爷按住琴弦问了一句。 “对,因为天一诗会之事,我大娘怨我强出头,我怕被卷入朝堂派系之争,所以……” 三爷笑了:“你这孩子心思倒是很细腻,不过你多虑了,朝堂之争波及的只会是朝臣,谁会拿你一个孩子说事儿?何况你父司南伯此时正在守国门? 不过你去见李兆麟是对的,他虽然官职不高却是学界大佬,主管科举,只要他提携,你中个秀才很平常。” 柳毅凡犹豫了一下问道:“三爷,科举真能作弊?那我等童生辛苦治学还有何用?” 三爷哈哈大笑:“历朝历代吏治都做不到海晏河清,但也要有个度,那就是不能动摇国之根本,此时南诏国的根本是什么?是强军戍边开疆拓土,所以朝廷才会加重徭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