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掰碎了、揉开了的讲完之后,柳芽看着众人豁然开朗的样子,又提了几个意见,日后也可以作为执行的制度。 “堂爷爷考察几个能拿得起事,又品行好的人提拔一下,也是给你分担琐事与责任。总不能有点啥事,都是堂爷爷亲自去跑不是?” “这人啊,在其位承其责,自然也相对能拿到更多的利益。除了管事的人,还可以树立劳模,评选优秀员工,在作坊内实行奖惩制度……” 柳芽说的嗓子都哑了,当初她是写了一份作坊的管理制度。 可离开的太急,一些细节没有完善,故而柳芽就没有交给柳叶,自然也没有和大家探讨过。 这些话是大家从未听过的,虽然做起来会让作坊的成本增加,可大家都是苦过来的,很明白这样的制度一出来,能如何的调动村民的积极性。 于是,柳苗和杏儿负责给柳芽捶肩、倒水,竟是一直聊到了天黑。 要不是齐吴氏进来询问何时用晚饭,怕是还得聊下去。 在三房吃了晚饭,回家的路上柳村长对老妻道:“柳树根的书是白念了,三房能有柳芽这样的闺女,日后还有大福呢,可惜老柳家的人不珍惜啊。” “有人天生就没享福的命,见天的算计着,狗眼看人低。”村长媳妇哼道。 “老婆子,咱们家也雇人把地基和院墙先弄好了吧。我怕明年全村都盖房子,咱们可就雇不着人了。” “这一次咱们弄个大院子,像三房那样的,就在他们家前头那块空地上,兴许孙子辈也能沾点福气。” 柳村长看着家家户户还都亮着灯,眼里也被染上了光亮。 农家人一向都是仔细过日子,往年天一黑能看到几户人家舍得点油灯? 这灯是照亮回家的引路灯,何尝不是村民们的日子过的红火的象征? “我看你啊,是怕有人先定下三房旁边的宅基地,才急着提前下手呢。” 村长媳妇赞同柳村长的做法,这有个好邻居也是顶重要的,毕竟房子盖起来是要住一辈子的,和老宅那样的人家相处还不得闹挺死。 “那你明儿去趟三房,问问他们家要不要再留一块宅基地,咱们再就近买。我瞧着三房的房子可能会扩建的,毕竟那几个闺女没准都招赘的,往后儿孙少不了。” 柳村长点头,这事还是自家媳妇想的周到。 送走了柳村长夫妻,柳芽已经不想再说话,润喉的东西喝的再多,还是觉得不舒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