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155、战魂之灵-《战魂长歌》
第(2/3)页
至于第三点,因为在调控之时,主控者要承担一军之人的意志集合,其中纷纷杂念数不胜数,再加上因为庞大的灵力对身体造成的负荷,可谓是内忧外患。
一个不慎,就可能造成灵海破损,神魂疯癫的结果。
极为严重。
无器灵不以为神器,无战灵不以为战魂!
神器有多珍惜,便知道战灵有多难求了。非得是大意志之人不可以胜任。除此以外,还得学习很多其他的知识,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。
可以说,主控者直接决定了战魂的存在与否。
当然,在传闻中,当一军之人全部都能够自主达到神魂相通的意境时,凝结战魂就可以不需要主控者。
这种情况下,一军为一人,一人即是一军,人人皆为战魂,人人皆为战灵!
这也是先人最初畅想的方法,只不过,这个想法与修士所追求的“天人合一”之境如出一辙,难度太大,甚至可以说是不太现实,因此才想了个折中的办法。
通过一个承载主要压力的主控者的中间调节,才把这一构想变为了现实。
战魂是聚众人之力于一魂之上的法术,而“共灵计划”则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。
它是将众人之力集一人之上!
也就正是战灵现在的情况。
祥云之上那些看似天兵的士兵,应该只是法阵勾勒出的虚影所化,他们所代表的,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天兵,而是此次“共灵计划”的其他成员。
通过这种方式,他们可以在场外把力量集中到战灵一人身上,从而达到短时间内实力暴增的现象。
这个计划和“战魂”最初的猜想理论有点相似。
虽然有秘法辅助,但若不是这一小队的人达到了近乎于“神魂相通”之境,又岂能做到灵力汇聚于他人之身的能耐?
而能够做到这一点,想来,也是可以做到凝聚战魂的。
这么做的弊病也很明显,就是得削减人数。
因为祥云遮挡,行流云看不清上面到底有多少人,但估计也就100左右,不会太多。
神魂相通这事,除非有先天牵绊,或者想行流云和安梦这样的后天牵绊,否则实在是太难了,人越多,越难。
不过,这样做的优点也很卓目。
这一小队人不仅可以随时聚合力量,凝聚战魂,也可以在相应时刻把力量汇聚到需要的一个人身上。
算是到达了“一队为一人,一人即一队”之境。绝对算得上是一件震惊整个修真界的事迹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