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二十六章 初秋 二-《李辰安钟离若水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日暮黄昏。
    李辰安一行已回到了提督府。
    邹氏的人并没有同去,因为邹志鹏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一份最详细的核算。
    这需要邹氏许多人共同来完成,毕竟这事儿真的太大。
    虽说不能做到尽善尽美,但集思广益总能令这份核算更精确一些。
    邹焕章这老太爷昔日喝清茶的悠闲这时候当然也没有了,作为临水城邹氏家主,他比任何人都要兴奋也都要忙!
    这些年邹氏族人去了各地,虽说昨晚已让长子邹家晖发出了族人召集令,但通过驿站送去的书信实在太慢。
    摄政王遇刺这么大的事他都没放在心上便去了临水港,足以见得摄政王对此事极为重视。
    邹焕章当然不敢怠慢,他更希望这事能早些落实。
    所以他又派了家族弟子,分骑快马离开了临水城,希望在外的子弟能够更快一些回来。
    当然,族中弟子远远不够,还需要招募更多的匠人。
    不仅仅是船工木匠,还需要铁匠砖匠等等。
    一来是摄政王需要带一些匠人去京都,二来船坞的重建也需要这些匠人。
    于是,邹焕章在书房里写了许多许多的信。
    这些信倒是通过驿站寄出去的,也都是曾经依附于邹氏的那些各地的匠人。
    江南道的居多。
    也有不少在更远的地方。
    忙完了这一切,天色已暗了下来。
    邹焕章顾不得吃饭便又来到了邹志鹏的小院子里。
    小院子西边的书房灯火通明。
    从窗棂望去里面人头攒动。
    邹焕章一捋长须极为欢喜……邹家,已有多年没有如此景象了?
    接下来,邹家子弟会更加忙碌。
    孙子们都已经长大了,长孙邹志鹏看来甚得摄政王喜欢,便由他去做吧。
    往后邹氏总是要交到这个孙子手里的。
    如此一想,邹焕章转身徐徐离去。
    他回到了自己的院子,坐在了凉亭中,煮上了一壶茶,抬眼望向了夜空。
    九月初一了。
    一弯新月高悬,满天星光璀璨。
    很好!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