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诗证相思-《诗剑江湖行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这首诗,乃是国朝初年,永乐年间,首任内阁首辅,大学士、大才子解缙的《寄黄元斋》。
    直到这首诗闯入眼中,他的心,才动了动。
    其实,这只是一首很普通的相思诗,在中国古代写相思的诗林中,这首诗,并不出名。
    但是在这三首诗中,这首诗,却又是那么特别。
    这是唯一一首,写入夜无眠心扉的诗。
    自古文无第一。
    文章的好坏,除了作为共性的文法、词句外,没有十分硬性的评判标准。
    一篇文章,在张三看来可能平平无奇,但是李四看了却能嚎啕大哭。
    无他,李四有类似经历,能与作者共情罢了。
    甲诗,写的是退隐;乙诗,状武功山之景,夜无眠读之并不如何触动。
    直到丙诗,那一股相思缠绵,惆怅难平的情感,蓄积在胸间时,夜无眠仿佛被暂时从此处,抽离出去了,完全到了诗的泽国。
    “来时萧峡驻轻舟。”
    我乘舟而来,暂驻行程。
    “惆怅初年作远游。”
    我出门远游,天涯惆怅。
    “梦里相思不相见。”
    做梦都在相思于你,却未得相见,
    “武功山下月轮秋。”
    月沉武功山下,月是如此圆,秋又是如此寒。
    夜无眠的脸上,滑落一行泪水。
    原来天底下的情感,是相通的,隔着一百多年的距离,读到解缙大才子的这首相思诗时,夜无眠也不免堕泪。
    只因,他心中,也有一个相思而不能相见的人啊。
    在诗中,月圆人不团圆。苏东坡也曾写过,月啊,何事长向别时圆。
    现实中,行将过年,伊人却不在身边。
    一时间,隔着百二十年的时空,夜无眠的心境,与这首诗相融。
    眼泪,像断线的珠子,一滴接一滴。
    而与此同时,他手中的青釭剑,则青光炽热。
    时空的惆怅,催生跨越时空的剑法,相思不相见的愤懑,让手中宝剑,摆脱无奈的束缚。
    恰在此刻,白水心于石碑之上高声宣布,一个时辰结束,竞相刻字开始,计时一刻钟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