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章 春耕-《牟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两人的日常开销靠的是秦博,秋冬以打猎为生,到了春夏,则是凭他这些年在草原上历练出来的骑术和套索,替蒙人牧马放羊。
    这些大牲口经过一个冬天的酷寒之后都很瘦,春天正是吃草长膘的时候,据秦博所说,这个时候蒙人亟需像他这样的熟手,替人放牧所获不菲。
    苏幼蓉出身商贾,小济的出身嘛,不提也罢,什么季节打猎,什么季节放牧这些常识,还不是秦博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听。
    就是周秦川,也只不过从书本上知道一些浅显常识,比如春天不宜打猎等等。
    是以三人被秦博轻轻松松地就蒙混过关,再度当起了秦琪的保姆。
    他们平常的活计,除了做饭,就是烤面包卖面包,秦博在不在,区别其实不大。
    只是正式开始春耕后,才觉得若是多一个人的话,能轻松不少。
    此时的面包生意不降反升,出乎意料得好。
    板升城的人只要手里有点闲钱,都愿意外出干活的时候带上几个面包做干粮,这玩意儿顶饿不咯牙,好吃不易坏,比他们自己做的烙饼和蒸饼好多了。
    生意这么好,谁都舍不得放弃,自然就得辛苦一些。
    周秦川早上晨跑、洗漱、吃食完毕之后,得先揉好面,然后才能带着口粮出城,和小济一道犁地。
    至于烤面包和卖面包的差使,就只能交给苏幼蓉和秦琪二人。
    犁和锄头等农具是早就买好了的,至于耕田的牲口,他们自己有。
    周秦川从十余头骡马中,挑了一头健壮的大骡子,这些家伙吃了一冬的闲饭,也该出力了。
    用骡马耕地,可能没有牛那么稳当,但也差不到哪里去。
    此地虽然不缺牲口,但是用牛来耕田的人家其实并不多,用骡子和马的反倒不少。
    究其原因,主要是牛除了耕田,其他用途不多,养着费劲。
    到了自己的田间地头,周秦川吆喝住骡子,套好爬犁,开始犁地。
    小济则跟在他后面,捡拾地里被翻出来的石子儿。
    经过梁五和王八爷等人几天的言传身教,周秦川如今勉强也能一个人犁地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