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一章 回京-《一开始,我只想做演员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沈林热度一直很高,国际巨星嘛!
    但作为导演,确实是新手,虽然第一部作品《让子弹飞》直接封神,但底蕴摆在哪呢。
    这是沈林自己的看法…
    而且,他也从没把自己当成大师!
    所谓大师,一定是作品能够在电影史上取得划时代的意义,一定是在电影语言上开创了一些东西,比如《公民凯恩》的深焦摄影和场面调度方式,几乎定义了现代电影的视听语言基础;
    法国新浪潮时期的《四百击》《筋疲力尽》等作品则完全打开了电影的另一种叙事逻辑;
    阿尔弗雷德·希区柯克则把观众在电影中的参与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。
    这帮人,无一例外都找到了新的电影语汇,为电影拓展出了一大片空白区域!
    从这个维度来讲,沈林差飞了。
    所以,他也不是很在意…
    不过他的粉丝可不一样,沈林的的粉丝很疯狂的。
    贴吧、微博,各种狂怼张卫平…
    “我估计张卫平就是想炒作一下《山楂树》…那记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…”
    “嗯,《新京报》的记者。”
    “那我能理解了!”
    何喵问:“我们要不要回应一下?”
    沈林摆手:“没有必要…”
    有什么可回应的?
    闲得无聊不如去骑个马,他的生活不是只有电影!
    “对了,《山楂树》票房怎么样?”
    “不咋地…首周五天4200万…”
    “不错了,一部文艺片,而且都是新人主演…”
    小黄鸭出道了!
    在这个还没有创造101、偶像练习生的年代,作为“谋女郎”或者“某女郎”横空出世,是娱乐圈新人的捷径之一。
    怎么说呢。
    巩利那个年代,新人演员多半还需要老老实实地在北京电影学院、中央戏剧学院待满四年,然后在制片厂等待着分角色,从一部又一部影视剧中的小配角逐步爬到主角的位置,再有一点点几率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。
    而但凡你幸运地被阿谋选中,成为谋女郎,那你就会一夜间成为整个中国普通老百姓嘴里念叨着的名字,从此星途坦荡,至少是个名人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