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9章 海外的反应-《学霸的培养系面板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学霸的培养系面板正文卷第299章海外的反应徐昀发表的关于黎曼假设证明过程论文,在引起物理界的重视后,海外各方开始着手布局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时也在注意着徐昀。
    上次徐昀创造半导体行业的奇迹,成功攻克高端极紫外光刻机。
    可以说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
    所导致的结果是,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    他们从绝对的掌控者,变成了逐渐失去市场优势的竞争者。
    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。
    有着这种前车之鉴,任谁也不敢小看徐昀。
    因此从内心来讲,肯定是不希望徐昀参与到量子计算机的研究。
    毕竟谁掌握了量子计算机,就获得了量子霸权,对世界格局以及经济的影响,不知道比半导体领域极紫外光刻机技术高出多少。如果徐昀参与进来的话,万一复刻出极紫外光刻机的成功,那么对于世界上其他势力来说绝对是极大打击。
    虽说在他们对徐昀调查的个人信息中来看,徐昀根本没有接触过量子领域。
    按理讲很快不用担心。
    但徐昀发表的论文中偏偏包含了相关内容,并且还受到物理界很多学家的推崇,这让人无法确定徐昀是否对量子领域有研究。
    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不敢赌。
    甚至多方在商议时,都提出能否想办法运作,干涉京州大学和科学院方面的项目安排。
    防止徐昀加入到量子计算机项目。
    最好的局面,是让徐昀永远待在京州大学教学,这是他们最乐意看到的。
    奈何事情的进展速度远超过他们想象,徐昀刚入选院士没几天,科学院方面便宣布徐昀加入了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,很显然接下来就要正式参与量子计算机的研发。
    当此消息传到海外后,最先有反应的自然是安全大楼方面。
    作为负责人的奥克斯立刻采取行动,召集国内所有量子计算机实验室代表开会。
    2022年7月29日,华盛钝,安全大楼信息高级指挥会议室。
    奥克斯坐在会议桌主座上神情严肃,而在他前方则是一块巨大的屏幕。
    上面显示出八位年龄差不多大的男子,从每个人身后的背景来看,大多都是在研究室或者办公室内。
    其中包括提出量子霸权,正潜心研究量子计算机的物理量子教授普斯科雷,以及开发出量子计算机算法的数学家计算机教授克鲁格。
    显然屏幕中的这些人,都是量子领域非常知名的学者教授。
    并且目前都在不同的量子计算机实验室工作。
    或许是突然被要求参与这场会议的原故,几人脸上多少显得有些不满。
    认为这是在耽误自己的时间。
    将屏幕中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,奥克斯却依旧不为所动。
    上次为了保证他们在半导体领域内的主导地位,安全大楼要求相关公司采取各项措施,拒绝提供eda工业软件的新版本服务支持,甚至连高端芯片的销售都增加了很多限制。
    本以为全球半导体行业都被牢牢掌控,不会再出现什么问题。
    结果谁能想到竟适得其反。
    不但让多家厂商联合起来发布声明宁愿不再使用外来的高端芯片。
    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年轻天才的徐昀,更是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攻克高端极紫外光刻机。
    直接把自身在半导体行业的地位提高起来。
    加上应龙eda和新型高端光刻胶的出现,最终导致全球半导体行业发生大变革。
    可以说在这场半导体行业的话语权争夺战中,他们是一败涂地。
    甚至事后高通阿斯麦等公司,还转过头来对安全大楼进行控诉表示不满。
    这些事情对于奥克斯来说,无疑都是耻辱。
    因此在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举办中,他示意国际数学联盟秘书长史密斯,拒绝让徐昀参加大会想要让对方在数学界丢人。
    可这件事的走向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料,徐昀竟自行组织了数学交流会。
    关键还凭借证明黎曼假设,硬是让这场小型的数学交流会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风头全抢了过去。
    得知这件事的时候,他可以说整个人气的连饭都吃不下去。
    而这回则是他和徐昀的第三次交锋,至于战场正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量子计算机。
    前段时间他得知一个好消息,能源部量子计算机实验室表示近期将迎来突破,有极大可能实现包含一千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原型机。
    这将是量子计算机研究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。
    代表他们已经通往成熟的量子计算道路。
    奥克斯作为安全大楼负责人,他虽说不是物理界的量子专家教授,却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知识,知道量子计算机代表着什么。
    丝毫不夸张的讲,只要他们研究出量子计算机,那么便不需要在意半导体行业的得失。
    以后说不定会直接用量子芯片取代传统硅芯片。
    原本有这个好消息撑着,他只需要耐心等待量子计算机研究历程中的里程碑出现。
    谁曾想徐昀那么快就参与到量子计算机研究中。
    他不敢保证徐昀会不会再次领先。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秉承着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做,所以他紧急召开了此次会议。
    邀请能源部量子计算机实验室,以及谷格等多家知名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参与,想要确定在这场量子霸权的交锋中能否取得胜利。
    约摸停顿了快半分钟的时间,只见他缓缓抬起视线看向屏幕中的身影,然后直接用简明扼要的语句把此次会议的目的说清楚。
    “科学院的新晋院士徐,他已经加入了他们的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研究院。”
    “我想这个消息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吧?”
    “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信心,在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上超过对方?”
    伴随奥克斯的话音落下,屏幕中八人就像是说好了似的同时陷入沉默。
    就连身为行业内权威的普斯科雷和克鲁格,也一时无法给出回答。
    他们两人都仔细研究过徐昀的论文,深知对方绝对研究过量子力学。
    并不是公开展示出的那样,擅长的领域主要是数学计算机和化学材料方向。
    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,徐昀早已是全球知名的年轻科学家。
    第(1/3)页